海南[大韓民國海南郡]

海南[大韓民國海南郡]

海南郡(朝鮮語:해남군)為南韓(대한민국)全羅南道(전라남도)南部的一個郡,位於朝鮮半島(조선반도)最西南端的海南半島和花源半島。面積887.47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89,756人。

海南郡簡介

海南[大韓民國海南郡] 海南[大韓民國海南郡]

海南郡坐落於頭輪山靈峰腳下,三面懷海,擁有著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淳樸,正直的居民及豐富的農業和漁業資源。 文化遺產有千年古剎大興寺,著名詩人孤山尹善道遺址地,忠武公李舜臣( 리순신)將軍有名的鳴梁大捷戰之地-鳴梁,世界聞名的牛項里恐龍化石地及地角觀光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古蹟及豐富的旅遊資源,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

海南郡與我國湖南省益陽市已結為友好城市。

歷史沿革

三國時代 - 屬百濟管轄,百濟聖王16年(公元538年)以(現)縣山面古縣為中心的花山面一帶是塞琴縣,以(現)馬山面長春為中心的溪谷面及山二半島一帶是古西伊縣,以(現)門內面古棠為中心的花源面及黃山面一帶是黃述面。

海南郡行政圖 海南郡行政圖

統一新羅時代 - 景德王16年(公元757年),塞琴縣改為浸溟縣,古西伊縣改為固安縣,黃述縣改為黃原縣,由陽武郡(現康津,海南,莞島地區)所管轄。

高麗時代 - 太祖23年(公元940年)浸溟改為海南縣,固安縣改為竹山縣,黃原縣升為黃原郡。 縣宗13年(公元1021年)被編入羅州牧靈岩郡境內。

朝鮮時代 - 太宗9年(公元1409年)珍島與海南和並為海珍縣,官府移到現三山面羅帆(舊 鹿山驛址)。 世宗19年(公元1437年)重新與珍島分離,恢復海南的名稱,並派駐縣官,把城邑移到了當今的海南邑。 世宗30年(公元1448年)玉泉縣和黃原郡從靈岩分離出來,編入到海南(與當前海南的輪廓差不多)。 高宗32年(公元1895年)進行了全國性的行政改編,由海南縣改升為羅州牧海南郡。 高宗32年(公元1896年)再次改編為全羅南道海南郡,附近的島嶼劃入莞島郡。 光武10年(公元1906年)與珍島及靈岩和分為23個面。

近代

1955. 7. 1 海南面升為邑,行政區域由1個邑12面組成。

1973. 7. 1 松旨面的月松里及縣山面馬山面的伏平里劃入海南邑。

1981. 1. 1 由1個邑,12個面,496個裡調整為1個邑,12個面,502個裡。

1983. 2. 15 北平面分為北平面及北日面,成為1個邑,13個面。馬山面孟津里月岩村改編,入溪谷面德鼎里。

1987.11.14 1個邑13個面502個裡調整為1個邑13個面507個裡。

1988. 1. 7 再次調整為1個邑13個面511個裡。

1990. 8. 1 玉泉面的鳳凰里歸編入康津郡道岩面,成為1個邑,13個面,510個裡。

1992.10.13 調整為當前的1個邑,13個面,513個裡。

旅遊資源

頭 輪 山

頭輪山(703米)是海南的靈峰,八座山峰連綿跌起,構成壯麗的景觀。 風景優美及緩慢延伸的西北坡,更是登山的佳徑,步行2~3小時便可登上頭輪山的最高峰―迦蓮峰。

大興寺

大興寺位於頭輪山中腹歷史悠久的名剎―大興寺,據傳是由百濟武寧王14年(514年)阿度和尚所建。

大興寺共培養出13大宗師及13大講師,是韓國31座佛教本山之一,也是朝鮮後期佛教文化的產室。

孤山 尹善道遺蹟地

孤山尹善道一生被流配,放逐,他把在深山和孤島中生活時體會的山中情趣和胸中的報負寫成了詩集流傳下來。尹善道先生的古宅和海南尹氏宗族文化遺蹟至今保存良好,招至眾多觀光客的訪問。

南道的金剛 達磨山

被稱為南島金剛山的達磨山(489米)層巒疊嶂,岩石嶙峋,林木蔥鬱,順著山勢攀登,就可飽覽眾多島嶼似一顆顆珍珠撒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的神奇畫卷。 因水面似鑲了一層金粉而得名的金泉更是充滿著神奇,詭異的氣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